从宏观上看,酒类行业属于典型的传统产业,产业链条分为上游、下游。上游以规模化制造(酿造)为主,明显占据市场主动,下游渠道近年来正从以往的简单分销向逐级服务转化,更多的体现在物流、配送、电商等特色优势上来。国家统计局2月29日发布的2月份制造业采购人经理指数(PMI)数据显示:受疫情影响,反映实体经济状况的制造业采购人经理指数(PMI)为35.7%,较上月大幅回落为35.7%,比上月下降14.3个百分点。主要特点中:在稳产保供政策支持下,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求的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及酒饮料精制茶等行业PMI保持在42.0%以上,受影响相对较小,反映出酒类行业产品需求的国计民生特征。调查的21个行业中,酒饮料等15个行业新订单指数高于生产指数,尤其是农副食品加工业新订单指数仍处于扩张区间。
最新发布的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1-12月,全国酿酒行业规模以上企业酿酒总产量5590.13万千升,同比增长0.30%。分酒种看,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总产量(折65度,商品量)785.95万千升,同比下降0.76%;啤酒企业总产量3765.29万千升,同比增长1.09%;葡萄酒企业总产量45.15万千升,同比下降10.09%;发酵酒精产量691.58万千升,同比下降2.50%。
而2020年1-2月,全国酿酒行业规模以上企业酿酒总产量596.72万千升,同比下降29.06%。其中1-2月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白酒总产量116.54万千升,同比下降16.87%;啤酒总产量315.92万千升,同比下降39.99%;葡萄酒总产量3.60万千升,同比下降67.47%;发酵酒精产量132.84万千升,同比增长15.65%。
《中国酒业》记者对比发现,2019年全年酿酒产量0.3%的增长,在今年1-2月的疫情期间遭遇-29.06%的大幅下滑,使全年的行业产量增长添加了难度与不确定性。就白酒来看,最近随着行业调整与消费市场的变化,产量同比不到1%的微弱下行是常态,但超过15%的降幅仍显得过大(传统上全年1-2月为低产量月份,2019年1-2月白酒产量140万千升,同比下降0.9%),预计将影响到白酒全年的产量增幅;国产啤酒刚刚在去年实现了1%左右的扭亏为盈,原本今年适逢东京奥运会,在去年基础上,体育赛事带动啤酒产销量增长是大概率事件,但1-2月高达近40%的降幅令今年的增长变得渺茫;国产葡萄酒在多年产量下行的基调下,今年恐同样难改态势,好在葡萄酒种植与酿造有着季节性特征,传统的1-2月对当年种植影响不大,但疫情无疑会在短时间内影响到酒庄和企业经营者的复工复产与酿酒积极性。
总的来说,突发的疫情对酿酒行业上游生产企业的影响处于合理的区间,随着疫情的好转,产量恢复并不存在大的问题。《中国酒业》记者也注意到,无论是行业龙头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还是在消费者中具有良好口碑的畅销品牌西凤、牛栏山、青岛啤酒、山东景芝、酒鬼酒、汾酒、剑南春等均对未来完成计定全年目标坚守不动摇;即使是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湖北省内企业,劲牌、稻花香、枝江酒业、白云边等也都在积极做好复工复产,力争将损失夺回。
恢复昔日产能满足市场消费需求不存在困难,但由整体经济环境,以及受疫情影响带来的消费市场变化和不确定性,才是影响企业生产需要解决的现实瓶颈。此“疫”过后的餐饮场景习惯变化、渠道经销商灾害“应激反应”形成的削库存保平安心理等,都将对企业生产与产品推出形成掣肘,需要企业的决策者应对挑战,一一找出合理的化解之道。
(中国酒业杂志李澎)
美食美酒中国 更名为:美食美酒e网
免责声明
本平台发布的信息内容准确性由提供消息的原单位或组织独立承担完全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本网站声明:凡本网转载作品,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我们力所能及地注明初始来源和原创作者,如果您觉得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改正。本站发布的所有企业资讯内容为企业或公司提供,仅供学习交流,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需谨慎。
尝鲜是一种生活态度,每天了解最新鲜的白酒,啤酒,葡萄酒等酒水食品饮料网络信息
COPYRIGHT©2019 ALL RIHGTS RESERVED 美食美酒e网(原网站名美食美酒中国)
咨询:QQ:812183308 备案号:冀ICP备2022029760号-1
免责声明:本平台发布的内容准确性由提供消息的原单位或组织独立承担完全责任。